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显而易见,2021年,将是我国启动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的第一年,接下来,不论是政策支持还是市场需求刺激,都会
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显而易见,2021年,将是我国启动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的第一年,接下来,不论是政策支持还是市场需求刺激,都会延续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大趋势。
新的角逐场已经出现,主角不仅有各大传统车厂,更有不少的新生力量。在中国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上,自主造车新势力争相涌现,宝能汽车便是其一,同时也是后来居上的典范。
“动力电池”——新赛场的全新角逐点
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“心脏”,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安全性、实用性等等。电动汽车进入市场时间已经不短,之所以此前未能向如今一般火热,一是市场认知度、认可度不高,二是电池等核心技术不成熟所导致。
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、生产,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,不论是电池自身能量密度的合理提升,还是适应复杂行车环境保持安全稳定,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目前来看,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,谁能先做到这一点,便有更大的胜算。
直白一点来说,电动汽车发展至今,电池自燃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,当这样的事件频发,市场消费者自然会避而远之。而如果能有可靠的安全性,但动力、续航里程没法满足需求,同样没人买。
入局者多了,说明市场非常火热,有很大的价值空间有待发掘,同时也说明竞争不断加剧,压力会更大。
对于车企来说,想要入局参与竞争,就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动力电池技术作为支撑,这是产品最重要的核心部件,也是车企极为重要的核心竞争能力。
目前,国外的松下、丰田等企业在动力电池上有不小的积累优势,国内国家电网、宁德时代、比亚迪同样表现精彩。而除了这些“老玩家”,最近一个“新玩家”——聚创新能源,也得到了广泛关注。
“后生可畏”,聚创新能源单月专利申请入前十
在近期公布的8月份动力电池专利申请数排行榜,排位前十的企业中,中国企业有5家,分别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、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聚创新能源以及蜂巢能源科技,分别位列第二、第四、第五、第六、第八名。
这其中,宝能集团旗下的聚创新能源成立才仅仅不到两年时间,能有如此表现,确实非常值得肯定。
据了解,聚创新能源是宝能集团全面进军动力电池行业的首个生产基地,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高端锂电池及电池系统的开发、制造、服务,覆盖锂电池从材料、电芯、系统、智能制造和电池回收等领域。
此前,聚创新能源曾开发电池产品装车超过47万辆未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,其可靠性与安全性一直备受好评。
为了在动力电池上能有更大的突破,聚创新能源不仅以国际一流水准打造顶尖的“智造”工厂,更是不惜重金引入了大量的业界顶级人才,光是来自日本的顶级电池专家就有数十位。基于此,针对乘用车市场,聚创新能源采用的也是全球最严苛的日系标准和品控。
截至到今年8月,聚创新能源专利申请总量416件,其中国内申请412件,海外申请4件。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0项,其中发明专利4项,最快仅10个月即授权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8个月授权周期。
同时,聚创新能源的研发投入也相继带来了实际成果。比如由聚创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首批电芯、模组、电池包系列产品,于今年4月通过国家质量检测中心试验检测,获得正式认证报告;
由聚创新能源作为主要承担单位之一的“高比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”项目,于今年6月获2020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(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)重点项目立项支持,是江苏省6项重点研发项目之一等。
聚创新能源的目标,是用5年时间,成长为世界级动力电池研发生产智造集团,实现“销量市场占有率——全球前五 国内前三”,照如今的趋势,这一目标也并非遥不可及。
专利申请上榜的背后,其实另有含义
作为“后来者”,聚创新能源在专利申请排行上能有靠前位置,既充分反映出了其自身的创新研发实力,同时也释放出了其背后宝能集团在动力电池上高度重视的信号。
宝能集团成立28年,如今正不断推进“制造宝能、科技宝能、民生宝能”三大战略,而宝能汽车便是其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重要布局,宝能的造车之路,也是从宝能汽车正式成立开始。
宝能汽车集团于2017年成立,从“年龄”来看确实是名副其实的“新生力量”。不过,依托宝能集团这个坚实的后盾,宝能汽车自入局以来就没有任何畏首畏尾的姿态,相反,其照着自己的规划大动作不断,颇具“老成”气息。
成立三年来,宝能汽车一直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,技术研发、制造、销售、出行服务、金融、后市场服务等等,皆是其落脚之处。近期宝能西安基地建成投产、旗下软件公司“前海七剑”成立等,就是很好的说明。
也正因如此,宝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行动,也不由得让人猜想,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。毕竟可以看出,宝能造车是打算“打持久战”了。
其实细细了解一下如今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,就能明白为什么聚创新能源在创新研发上会如此“卖力”。
不论是全球疫情的影响还是经济形势原本的走向,都在时时刻刻的提醒中国企业,不要将自己的命运系在别人的手里。今年美国对华为的轮番制裁,便是一记警钟,警惕被外资“卡脖子”,已经是产业界的共识。
就电动汽车而言,动力电池的竞争绝对是十分激烈的,续航里程的提升、安全性能的提升还有巨大的空间。虽然目前可以走“捷径”成为一个“组装厂”,从外面拿来电池,快速组装出产品,挂上自己的车标去抢占市场,但真正把控市场的,必然是背后的技术持有者。
所以宝能要做的,不是流水线上的“组装员”,而是实验室里的“科学家”,动力电池专利数量不断增加,便是这一想法不断落地的直接见证。
动力电池是核心,却不是唯一
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长期向好,宝能汽车的自主造车之路也在全面推进,动力电池虽然是核心,但却不会是唯一的发力点。
目前,政策引导下,已经提出新能源汽车“三纵三横”研发布局的战略,其中,“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”便是“三纵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而宝能在这一方面已经实现了国内引领。
在今年宝能汽车西安基地正式建成投产仪式上,宝能汽车自主研发打造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首发亮相。
据悉,宝能汽车集团的增程式电动技术是国内首创的且完全自主研发落地,以其纯电驱动、极高的能源转化效率和超低能耗为主要技术特点,油耗低于燃油车30%-35%。
同时,这台增程式电动汽车也是基于宝能自主开发的xEV平台所打造,该平台具备高度的可延展性,支持BEV(纯电动汽车)、PHEV(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)、REV(增程式电动汽车)等多种动力。
这些自然也只是宝能汽车全面布局之中的一个环节,但通过这些也不难看出,宝能汽车要真正全面实现自主可控的战略构想。
需要了解的是,自主可控并不意味着“闭门造车”,汽车行业、产品的复杂属性已经决定了车企无法“单打独斗”,尤其是在如今汽车智能化的大背景下。所以,宝能在不断研发、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,也从外部积极获取新力量。
如和美的集团携手打造中国智造零售生态圈、与云徙科技联手打造新一代DMS系统等等,诸如此类的动作,也会在宝能汽车日后的发展中逐步释放价值。
站在新的起跑线,自主品牌未来可期
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,综合国力的提升,中国自主品牌也信心倍增,不断在世界市场上发出中国声音,家电、汽车、科技、互联网等等领域,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品牌代表,在世界竞争中收获认可与掌声。
如今,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汽车已经划出了一条全新的起跑线,自主品牌与海外品牌同时起跑。面对新征程,自主品牌不甘示弱,奋力向前,未来可期。这其中,宝能汽车将自己培养成“长跑健将”,在这条充满未知却也机遇不断的跑道上,按自己的规划与目标迈出每一步,“夺冠”的时刻自会在未来上演。